从具体事着手解决群众急忧盼
“要是放在以前,不跑上两三趟根本办不完,没想到现在服务这么高效。”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古城社区居民约日古丽·艾孜孜只花了15分钟,就在社区办好了廉租房租赁手续。便捷高效的流程让她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为社区干部点赞。
群众获得感的提升源于自治区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对新疆干部提出了“政治上强、能力上强、作风上强”的具体要求。自治区纪委监委以政治监督为统领,用铁的纪律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顽疾。2019年至今,全区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9939件,处理10267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864人,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前不久,住进了新房子的牧民夏尔甫心情愉悦,逢人就夸“党的干部加克斯(哈萨克语,意为‘好样的’)。”牧民们能够顺利住进新房还要从自治区纪委监委开展的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说起。
2019年,自治区纪委监委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3个月时间内连续召开多次专题会议,明确10大领域40项整治重点,落实责任单位,开展监督检查,推动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恰合吉牧场牧民夏尔甫就是这次专项整治的受益人。塔城市实施牧民定居工程以来,定居心切的夏尔甫早早就将3200元建房自筹款交给了牧场牧业二队党支部原书记别尔木拉提,但事情却再无下文。无奈之下,他向恰合吉牧场纪委反映了问题。最终夏尔甫如愿住进了新房,别尔木拉提也受到了相应处理。
新疆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南疆三地州更是坚中之坚。自治区纪委监委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今年以来先后派出3个督导组,对2019年全区12个已摘帽贫困县进行专项监督检查;组建深化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巡回指导组常驻南疆三地州,对10个未摘帽深度贫困县开展巡回督促指导,把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压到底、压到位。
自治区党委第九巡视组在对阿克陶县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中发现该县存在“富民安居房建设缓慢,安全饮水未全覆盖”等问题,导致皮拉勒乡琼巴什村村民艾依提·亚森等人迟迟未能搬入新居。巡视组督促当地党委、政府加快整改,让艾依提·亚森等村民不仅住进了新房子,家家户户还接入了自来水。
思想松一寸,行动散一尺。自治区党委各巡视组在“回头看”之初,就对各县(市)委书记进行一对一谈话,了解之前巡视整改有关情况,压实整改主体责任。截至目前,巡视“回头看”反馈的问题已整改落实244条,整改落实率达98%。
“不作为、慢作为,推卸责任、敷衍塞责的现象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时有发生,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不同程度上存在,有的单位在落实惠民政策上雨过地皮湿……”日前,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纪委监委召开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联席会,对州直和县市在扶贫领域履职不力的5名“一把手”进行集体约谈,当面指出5家单位在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工作建议和整改要求。
为破解基层监督难题,自治区纪委监委制定《关于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的指导意见》,全区1067个派出乡镇(街道)监察办公室挂牌成立,每个乡镇(街道)配备3至5名专职纪检监察干部,每个村(社区)党支部配备1名纪检委员,每个村(社区)至少配备3名监察信息员,为“小微权力”戴上了紧箍。
前不久,巴楚县色力布亚镇诺尔贝村监察信息员将村会计未按要求发放及公示回收废旧地膜补贴款的问题线索,向镇监察办公室反映,镇监察办公室调查后提出工作建议。该村随即收回前期发放的补贴款,重新登记造册,按照规定公示发放。
“现在走访入户,老百姓经常拉我们进屋,还想留我们在家里吃饭。”刚完成入户走访的伽师县纪委监委驻村干部黄镇谈起近年来的变化便停不下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我们带着一份初心,把群众当亲人,老百姓就能感受到温暖,也把我们当亲人。”“亲人”这一称呼,是老百姓对干部作风转变最好的褒奖。
“腐败和作风问题,严重危害着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稳人民立场,坚定正风肃纪反腐,让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杨鑫表示。(自治区纪委监委 吴莉)